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药制剂 > 中药注射剂 > 研究
编号:10443770
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与预防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》 2004年第4期
     【文献标识码】 B 【文章编号】 1684-2030(2004)04-0349-02

    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日益增多,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相应增加。现将中药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如下。

    1 不良反应概况

    1.1 资料来源 通过CBM光盘 [1] 和手工方法检索1979~ 2002年国内医学、药学期刊,收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道。

    1.2 不良反应概况 共收集不良反应报道2057例,根据不良反应的表现进行系统分类,见表1。

    表1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概况

    2 不良反应原因分析

    2.1 患者的个体状况 不同的个体,同一个体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对药物的敏感性是不同的,因此在使用同一种药物,同一剂量下,个别患者也会出现不良反应。据文献报道 [2] ,静滴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10例,其中4例出现脑疝,这就是在脑梗塞的情况下,可能由脑水肿而诱发的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.2 中药注射剂成分的特点 中药注射剂一般成分复杂,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较难界定。现在普遍认为中药过敏反应多与绿原酸、异型蛋白等有关 [3,4] 。而通常绿原酸是中药注射剂中抗菌、抗病毒的有效成分,水牛角或羚羊角提取物是清热解毒成分,存在异型蛋白,这类制剂容易产生过敏反应。

    2.3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 现有工艺条件下,可能质量还不稳定,难以保证每一批纯度一致,同一厂家的双黄连注射液,不同批号的不良反应可分别达20余种 [5] 。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不良反应差别更大。

    2.4 配伍因素 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,与其他药物配伍容易引起物理或化学变化。有报道[6] 9种中药注射剂在生理盐水中不溶性微粒数目显著增加。不溶性微粒可能引起局部循环障碍、输液反应等。

    3 不良反应的预防
, 百拇医药
    3.1 中药注射剂应用的理论基础有别于西药,剂型上又不同于传统的中药,因此,应用时既要考虑其显效迅速等特点,也要遵循辨证施治的中医理论原则。如清开灵注射液是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,适用于温邪入里,而不宜用于对表证恶寒发热者。

    3.2 询问过敏史 过敏体质者或有药物过敏史的人,尤其应谨慎使用含有动物组织提取物成分的注射剂。

    3.3 选择恰当的用药途径 药物经消化道作用,可部分避免药物进入血液引发的不良反应,在可达到相同治疗目的的前提下,尽可能选择非注射给药。

    3.4 注意配伍问题 尽量避免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在同一输液中伍用,在没有配伍试验和理论指导下,也不宜与药品说明书指定以外的药物配伍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1 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.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(1979-2000)[BD/CD].2001.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2 童启进,刑录茂,冯兰芳.脑栓塞静滴川芎嗪后出现脑疝4例报告.新医学,1982,2:72.

    3 蔡浩东.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分析.药物不良反应杂志,1999,1:92-97.

    4 陈浩桉,杨卫荣.中药注射液变态反应研究亟待加强.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,2002,13(5):52.

    5 伍少雄.双黄连注射液7例报道.时珍国医国药,2000,11(5):466.

    6 曹学东,李晓霞,李巧圣.9种中药注射液不溶性微粒观察.中医药研究,2000,16(2):55.

    作者单位:250031山东省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

    250032山东省济南市天桥第二医院

    (收稿日期:2004-02-25)

    (编辑罗 彬), http://www.100md.com